受金寨縣行政審批局委托,安徽省安策智庫咨詢有限公司組織開展了金寨縣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情況的第三方評估。從評估情況來看,自2017年改革至今,金寨縣銳意進取、先行先試,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將分散于各部門的行政許可權集中到行政審批局統一行使,在多數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推行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有力破除了體制機制性障礙,實現了“一枚印章管審批”,為我省其他縣(區)域開展相關改革工作提供可復制推廣的“樣板間”。
改革工作亮點突出、成效顯著。一是高位推動,審批改革走深走實。金寨縣主動探索,組建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領導的高規格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凝聚共識、聚力攻堅,堅定不移推動了事項“應劃盡劃”、人員“硬調人、調硬人”等改革工作落地見效。二是審批創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高效落實“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建立健全受理標準、審批標準、服務標準,推行紅色代辦、“辦不成事”受理窗口等審批與服務模式創新,大大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三是多措并舉,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加快。推行告知承諾制、容缺審批、違法失信名單、“紅黑名單”、隨機檢查和專項檢查等制度建設,重審批、輕監管等現象大幅改善;推動機構(審批股室)和人員精簡,政府部門效能不斷提升。四是體制突破,廉潔審批進一步提升。審批權、監督權相分離,有效杜絕職能部門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現象;建立“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和統一窗口出件”工作機制,將辦事人員與審批人員進行“物理隔離”,確保了行政審批便民、高效、廉潔。
但評估中發現改革推進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頂層統籌力度有待強化。省、市均未設立“職責同構”的上級主管部門,上下關系不匹配,且對金寨縣改革試點工作重視度不夠,缺少調研、統籌規劃和系統工作指導,縣級層面主要通過自行摸索推動改革工作。二是事項劃轉力度亟需加大。主要劃轉商事登記、工程建設、社會事務等領域高頻、易辦理事項,少數“一件事”辦理仍需多部門跑路,事項劃轉工作尚未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三是改革認可度尚需提高。在實踐中,行政審批局未獲得部分國家部委層面、少數縣級主管部門層面全面認可,加蓋行政審批局審批的證照在跨區域使用時一定程度上受阻。四是數據共享應用亟待提速。業務辦理存在“多套系統、多個流程、多次錄入”問題,信息孤島、“數據煙囪”仍然存在;審管信息互通平臺使用規范性有待加強,少數監管部門未有效處理推送的審批信息或及時推送監管結果信息,造成后續監管“盲區”“真空”和個別審批錯誤現象。五是改革宣傳推廣仍需加強。在省、市級主流媒體宣傳報道較少,少數縣級工作人員對改革政策、改革必要性和現實性等知之甚少,市場主體對改革知曉率不夠高。
為持續深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大力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建議更高層面推行改革,提升審批效率,解決下級政府在改革實踐中面臨的縱向溝通不暢等問題,充分發揮聯席會議作用、主動開展與省市層面直聯互動,推動改革落實落細。
二是持續推動事項動態調整。優化調整首批劃轉事項、建立健全事項劃轉機制,按照“小步慢走,完善一項集中一項”原則,梳理并最大限度集中縣直各單位辦事材料明確、要件清單明確等特點的事項,以及相關證件補發等政務服務事項。
三是強化數據信息互聯互通。推動平臺信息共享,實現數據信息可流通、可認證、可使用;完善信息互通機制,規范信息共享內容、渠道、流程、時限等內容;推動掌上服務平臺建設,打造集預約辦事、排隊叫號、網上審批、結果通知等為一體的服務模式。
四是加大改革宣傳推廣力度。強化宣傳引導,推動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觀念轉變、市場主體與群眾對改革知曉度和參與度提高;大力推廣改革試點中的新做法、新經驗、新典型,推動形成縣域內比學趕超和省內各地復制推廣的良好局面。
五是全面夯實改革基礎保障。強化人才支撐,健全培訓體系、審批人員晉升通道、“全能崗”或“獨立審批師”制度;優化制度建設,持續完善機關工作、廉政建設、股室目標責任制等制度;完善監督保障,加大日常巡查、案卷抽查等內部監督,持續推行“好差評”、政務服務體驗官等外部監督。
六是穩步推進改革縱深發展。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審批事項取消、改備案等“減法”工作,及超前服務、延時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加法”工作;持續深化審批流程再造、“一件事一次辦”、“一業一證一碼”、“一網通辦”等改革,最大限度減環節、減時限、減材料、減跑動;加快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打通基層便民服務中心(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