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縣2025年1月預算執行情況分析
一、全縣預算執行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月,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254萬元,同比增收740萬元,增長1.97%。其中,稅收收入完成21472萬元,同比減收8萬元,下降0.04%,稅收收入占比56.13%;非稅收入16782萬元,同比增收748萬元,增長4.67%,非稅收入占比43.87%。
稅收收入項目情況如下:增值稅5600萬元,同比減收7562萬元,下降57.45%;企業所得稅2199萬元,同比增收417萬元,增長23.40%;個人所得稅255萬元,同比減收298萬元,下降53.89%;資源稅378萬元,同比增收5萬元,增長1.34%;城市維護建設稅477萬元,同比減收639萬元,下降57.26%;房產稅1615萬元,同比增收567萬元,增長54.10%;印花稅869萬元,同比增收45萬元,增長5.46%;城鎮土地使用稅1442萬元,同比增收858萬元,增長146.92%;土地增值稅566萬元,同比減收68萬元,下降10.73%;車船稅160萬元,同比減收345萬元,下降68.32%;耕地占用稅6968萬元,同比增收6615萬元,增長1873.94%;契稅939萬元,同比增收396萬元,增長72.93%;環境保護稅4萬元,同比增收1萬元,增長33.33%。
非稅收入項目情況如下:專項收入769萬元,同比減收5833萬元,減少88.35%;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43萬元,同比減收988萬元,下降95.8%;罰沒收入970萬元,同比減收6031萬元,下降86.14%;國有資產(資源)有償使用收入15000萬元,同比增收14000萬元,增長1400%;捐贈收入0萬元,與去年同期一致;政府住房基金收入0萬元,與去年同期一致;其他收入0萬元,同比減收400萬元,下降100%。
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1月,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6184萬元,同比增長37975萬元,增長43.05%。
支出分大類完成情況: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436萬元,同比增長167.43%;國防支出92萬元,同比增長24.32%;公共安全支出2442萬元,同比下增長18.54%;教育支出13355萬元,同比增長36.21%;科學技術支出953萬元,同比增長535.33%;文化旅游與傳媒支出1656萬元,同比增長928.5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686萬元,同比下降23.87%;衛生健康支出3115萬元,同比增長8.65%;節能環保支出1745萬元,同比增長1610.78%;城鄉社區支出53778元,同比增長120.33%;農林水支出12575萬元,同比下降22.85%;交通運輸支出6863萬元,同比下降33.62%;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支出0萬元,與去年同期一致;商業服務業等支出41萬元,同比增長64%;金融支出0萬元,與去年同期一致;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233萬元,同比增長147.87%;住房保障支出1817萬元,同比增長9.19%;糧油物資儲備支出0萬元,與去年同期一致;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1537萬元,同比增長211.13%;債務付息支出2860萬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1.政府性基金收入。1月,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6096萬元,同比下降65.96%。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6096萬元,同比下降46.78%。
2.政府性基金支出。1月,全縣政府性基金支出23963萬元,同比增長84.44%。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6837萬元,同比下降28.04%。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1.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月,全縣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8632萬元,同比增長188.87%。
2.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月,全縣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0萬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二、財政運行情況分析
從收入方面看,1月份13個主體稅種中8增5降,絕對值上增少降多。增值稅下滑明顯,降幅過半,主要原因是平臺企業停產,兩大鋼廠產量降低,制銅企業停產等因素影響。耕地占用稅成為拉動稅收增長的主要動力,入庫6968萬元,同比增長1873.94%,主要由于繳納以前年度欠繳耕地占用稅影響。
從支出方面看,1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43.05%。影響GDP核算的一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教育、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支出、節能環保和城鄉社區支出八項重點支出完成98510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8.07%,比去年同期的56199萬元增加42311萬元,增長75.29%。全縣財政民生支出104817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3.07%。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堅定不移穩增長。持續強化財政資源統籌,依法依規組織收入,加大國有資源資產和存量資金等盤活力度,探索“閑置存量”變“優質增量”新路子。積極爭取上級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全力以赴做好新增專項債券需求申報、資金發行、項目儲備等工作,確保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二)持之以恒惠民生。加大財政資源統籌力度,保持必要支出強度,適當加快支出進度,全力保障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基本民生資金需求。持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突出輕重緩急,堅持聚焦民生之需,不斷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
(三)全力以赴防風險。統籌發展與安全,建立健全風險防范體制機制,認真抓好重點領域風險防范,牢牢守住不發生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底線。防范化解財政運行風險,合理預判財政收支情況,動態監控“三保”執行、國庫庫款等情況,確保財政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