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政秘〔2024〕171號
縣人大常委會:
現將縣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議案建議暨“聚民意,惠民生”行動意見建議辦理情況報告如下:
一、縣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議案建議辦理情況
縣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縣政府共收到人大代表議案建議49件(其中議案1件),其中,涉及發展改革和工建交方面18件,占總數的36.7%;科教文衛旅方面14件,占28.6%;農林水牧方面10件,占20.4%;社會治理方面7件,占14.3%。縣政府對議案建議辦理工作高度重視,分別交相關部門、鄉鎮承辦。截至目前,所有議案建議全部辦理完畢,答復率100%。49件議案建議中,所提問題已經落實辦理或正在組織實施的29件(A類),占總數的59.2%;列入計劃近期實施的13件(B類),占26.5%;因資金或政策等因素暫不能實施的7件(C類),占14.3%。
(一)議案辦理落實情況。縣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將代表們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小區綜合治理工作的議案》作為議案辦理,縣政府高度重視,集聚各類要素保障辦理工作順利開展。一是強化部門聯動,形成城市小區綜合治理工作機制。成立小區綜合治理專班。堅持高位統籌推動,成立縣城市小區綜合管理領導組,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縣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成立物業提升工作專班,參照常設機構管理,集中解決物業管理領域突出問題。推進油煙噪聲專項治理。通過分組推進、逐戶驗收等措施,全面完成了170戶餐飲用戶整治任務。開展小區占用消防通道集中整治。安裝違停“電子告知單”吸盤,現場勸離違停車輛,對占用、堵塞消防車通道等違法行為進行曝光。開展高層住宅小區瓶裝液化氣專項整治。對3834戶高層建筑使用瓶裝液化氣開展集中整治,整改高層住宅用戶3307戶。開展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對城區78個住宅小區、14處高層建筑電動自行車進行摸底排查,共摸排電動自行車48638輛,充電端口13293個,電動自行車停車位13800個。二是做好物業小區常態化管理,持續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對小區內飛線充電、樓道亂堆雜物、亂搭亂建、亂養亂種、環境衛生“臟亂差”等現象進行整治。完成71個小區黨支部建設,形成“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聯管機制。完善住宅小區物業考評機制,綜合評比出全縣住宅小區物業服務“紅黑榜”。積極組織開展物業黨建、消防安全、法律宣傳、矛盾調解等方面培訓,提高物業公司綜合素質。三是聚焦群眾期盼,不斷提升服務質效。對書記信箱、市長熱線、人民網留言等渠道反映的群眾訴求,一般問題“當日接、當日辦、當日回”;較為復雜的,5個工作日內進行辦理回復;對群眾不合理訴求或短時間無法解決的問題,做好政策解釋說明。在小區設立“業主公開接待日”活動。做好老舊小區“停車難”調研工作。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房屋漏水、外墻脫落問題。投資203萬,對惠民家園、思源雅苑、金園學府等9個小區外立面脫落、滲水等進行整治維修。四是簡化物業維修基金的使用程序,啟動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為保障房屋維修資金在緊急情況下能正常使用,出臺了《金寨縣住宅小區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緊急啟用暫行規定》,進一步簡化物業維修基金的使用程序。五是突出重點,強化小區防汛工作。進一步完善金鑫國際等11個低洼小區的“一區一方案”,細化相關責任及應急預案,在城區98個小區和商業樓宇安裝防汛責任公示牌;重點加強金鑫國際、金竹苑等易澇小區防汛工作部署,提前準備好防汛沙袋、抽水泵等防汛物資,確保緊急情況下能聞汛而動,在關鍵時刻及時轉移群眾。
(二)A類建議辦理落實情況。對于條件具備,可以立即著手實施的建議,縣政府要求各承辦單位以高效率、高質量辦理,確保盡快見到效果。例如:
1.關于大力發展茶產業的建議辦理落實情況。一是加大對金寨外銷茶精加工企業的扶持,做大做強茶產業。近年來,我縣每年整合財政1億元以上資金用于茶產業發展,主要用于茶園基地建設、龍頭企業培育、夏秋茶生產及銷售、品牌宣傳及營銷等茶產業鏈式發展項目。全縣夏秋茶初制廠從2019年的18家增長到89家,夏秋茶精制廠從2019年的1家增長到5家。2023年共生產金寨黃大茶、金寨籃茶、炒青綠茶等夏秋茶8000余噸,夏秋茶產量比2022年增長約11%,夏秋茶主產鄉鎮鮮葉畝產量增加約70公斤,畝產值增加近300元;同時,積極促進茶葉外銷,2023年外銷茶4800噸,總價值9600萬元,較2022年增長10%。二是開展茶葉加工廠升級改造和SC認證,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提高夏秋茶質量。我縣大力開展茶葉初制廠升級改造和SC認證,倡導使用電、液化氣、顆粒燃料等清潔能源。幾年來,全縣新建800平方米以上茶葉加工廠5個,改造600平方米以上茶葉加工廠21個,其中改擴建夏秋茶初制廠12個,所有新建和改造茶葉加工廠都進行SC認證和使用電、液化氣、顆粒燃料等清潔能源,大大提高了茶葉生產加工清潔化、自動化程度。三是加強以“六安瓜片”為核心的品牌宣傳,擴大金寨茶葉的影響力。加大良種繁育和技藝傳承。選育的“金裕1號”茶樹品種獲得國家級無性系茶樹良種,已在麻埠鎮桂花村新建“金裕1號”茶樹畝穗園15畝、扦插園5畝。同時,注重開展“六安瓜片”手工炒制技藝“師帶徒”培訓、炒制大賽等活動,促進技藝傳承。高度重視六安瓜片的品牌宣傳推介,先后整合資金近1500萬元,支持農產品品牌宣傳。四是做深做實“兩個替代”工程,讓金寨茶葉成為真正放心品牌。截至2023年,已累計投入資金1.31億元。今年,已安排項目資金1750萬元,通過獎補方式激勵全縣廣大種植戶和經營主體施用有機肥(商品有機肥、商品生物有機肥、餅肥)3萬噸以上。目前全縣綠色農資示范店63家,均嚴格落實“兩個替代”要求。
2.關于做好全域旅游區域規劃打造旅游精品線路的建議辦理情況。一是已編制《金寨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金寨縣金剛臺旅游區總體規劃》《金寨縣梅山旅游區總體規劃》《金寨縣天堂寨旅游區總體規劃》《金寨縣響洪甸旅游區概念規劃》以及各旅游景區規劃。按照“點上打造精品、線上重點培育、面上整體提升”的思路,重點打造天堂寨、梅山老城區、油坊店鄉西茶谷、湯家匯紅色小鎮、花石鄉大灣村,做好五大景區建設性規劃修訂工作,實現紅嶺公路串起“五大景區”,形成全縣旅游業發展的骨干性支撐。二是已推出“金寨縣全域旅游一日游、二日游線路”和以“傳承紅色基因 駛向‘兩源兩地’”為主題的初心之旅、經典之旅、緬懷之旅、斗爭之旅紅色旅游精品線路。2024年重點打造“花開金寨,探春之旅”“茶香金寨,品茗之旅”“漂游金寨,避暑之旅”“層林盡染,賞葉之旅”“泡湯滑雪,暖冬之旅”系列四季旅游線路和“致敬新時代——爺爺奶奶帶我重走紅軍路研學旅行”“重溫紅色記憶,追尋紅色足跡”研學線路,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三是提升旅游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制定出臺支持旅游民宿產業發展政策文件,以發展“一鄉一宿”為培育典型,以“春山·”“夏清·”“秋云·”“冬曉·”等為統一公用品牌名稱,打響四季“宿”金寨的招牌,全縣已發展精品民宿62家。正在謀劃建設一批鄉村文旅產業項目,實現“一村一品”“一村一韻”。
(三)B類建議辦理落實情況。對條件尚達不到立即實施程度的建議,或者需要長期持續推進的工作,縣政府要求承辦單位列入工作計劃,積極創造條件,為進一步落實代表建議打下堅實基礎。例如:
1.關于加快金寨支線機場項目審批建設力度的建議辦理情況。一是金寨民用機場項目工作進展情況。金寨民用機場已納入《中國民用航空“十四五”規劃》。2023年8月9日,國家民用航空局批復金寨民用機場選址,首選場址位于南溪鎮橫畈村東寨門。二是金寨民用機場功能定位。金寨民用運輸機場定位為國內小型支線機場,同時兼顧通用航空的服務功能。金寨機場近期飛行區等級為4C,近期建設一條長2600米、寬45米跑道,航站樓3000平方米,主要使用的機型為空客A320系列、波音B737系列及以下機型。三是下一步工作安排。民用運輸機場審批手續繁雜,需要國務院、中央軍委、國家發改委、國家民航局的審批,審批時間長。目前,機場項目已經取得中央軍委、國家民航局批復,縣政府已委托廣東泛珠勘察設計有限公司開展預可研設計,正在開展資料收集工作,預計2025年上報國家發改委。
2.關于構建關廟等西片鄉鎮內暢外聯大交通體系的建議辦理情況。2018年以來,累計投入約9000余萬元,先后在關廟鄉建設了一大批農村公路和橋梁。為進一步完善構建關廟等西片鄉鎮內暢外聯交通體系,促進關廟旅游和鉬礦資源開發,持續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美鄉村建設提供交通支撐,計劃陸續開展S448南溪至斑竹園段、S331丁埠至南溪段、協助推進SF15(關廟大橋頭至銀山村段)進礦道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同時,合武高鐵南溪站連接線也納入南溪高鐵場站同步規劃建設。關于“重連接,實施通河南省邊際交通連接線項目,拓寬提升仙桃村至黃柏山道路等級,實施白改黑,讓仙黃大道成為吸引省外游客的重要渠道和兩省交流的主要通道”建議。2018年、2021年,先后籌集資金1800余萬元,按照三級公路標準分別對關廟至仙桃、仙桃至沙河道路進行拼寬改造,并完善了沿線公路安全設施。根據當前交通現行政策,“十三五”已實施項目,“十四五”期間不允許重復申報,目前實施關廟至仙桃公路“白改黑”將無法獲批上級補助資金支持。仙桃至黃柏山景區道路連接線全長約2公里,路面寬3.5米,經套圖分析,該路線穿越基本農田和大鯢自然保護區,根據當前項目用地報批政策,目前道路拓寬改造暫不具備條件。
(四)C類建議辦理落實情況。對因資金或政策等因素,暫無法實施的建議,縣政府要求各承辦單位與代表做好溝通解釋工作,爭取代表們的支持理解(7件C類建議均為需投資金額較大或占用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的交通類項目)。例如:
1.關于要求開工建設金寨縣S245梅山至丁埠段公路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的建議。S443作為連接我縣桃嶺和雙河等西部鄉鎮的主要通道之一,2016年以來,逐年分批次對S443公路路面、配套設施等進行改造提升,先后實施雙河至桃嶺5公里路面“白改黑”;實施32公里標線施劃及墻垛式護欄涂裝等。2020年7月,積極謀劃并提出了S245梅山至丁埠段公路改建方案,按照前期設計思路,該項目起于G529金葉路與江環北路交叉口,路線向西與規劃江環北路共線,跨越史河后經梅山鎮清水村、桃嶺鄉龍潭村、雙河鎮河西村、南溪鎮柏元村和東灣村,止于G42滬蓉高速丁埠匝道口,全長53.065公里,按照一級標準公路設計和改建,路基寬24.5米,據初步測算,項目總投資約53億元。由于該項目路線長、規模大,且需占用大量基本農田、生態紅線和一級水資源保護區等,根據現有土地政策規定,項目占用基本農田無法報批,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報批程序復雜、周期較長、難度大;同時,按現行上級補助政策,省道一級公路僅補助960萬元/公里,與總投資相比,縣級配套資金十分巨大。鑒于此項目屬于謀劃項目,目前尚未列入“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受行業政策、項目計劃和建設資金等因素制約,目前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尚不具備。
二、“聚民意,惠民生”行動意見建議辦理情況
2023年12月至今,縣政府共收到“聚民意,惠民生”行動意見建議180件??h政府對建議辦理工作高度重視,分別交相關部門承辦,所有建議全部辦理完畢,答復率100%,其中辦復A類109件,占比60.6%,辦復B類57件,占比31.6%,辦復C類14件,占比7.8%。
三、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視,明確責任。縣政府高度重視縣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議案建議辦理工作,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已連續兩年親自主持召開交辦會,印發金政秘〔2024〕33號等文件,對各議案建議逐一明確牽頭縣領導、主辦單位、協辦單位和辦理時限??h政府各承辦單位積極把議案建議辦理作為本單位的年度重點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抓、盯著干,審定建議答復文件,督促議案建議辦理工作落實,保障辦理工作高效開展。對于每月“聚民意,惠民生”行動意見建議交辦件,縣政府做到立接立辦??h政府辦對縣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議案建議和“聚民意,惠民生”行動意見建議交辦件建立臺賬,實行“清單+閉環”管理,督促承辦單位完成一件、歸檔一件、“銷號”一件。
(二)規范辦理,明確時限。為把議案建議辦理工作落到實處,縣政府要求各承辦單位結合實際,科學制訂辦理工作方案,并嚴格按照“承辦單位提出答復意見、領銜代表簽字認可、縣政府辦把關、縣分管領導審核、縣人大分管領導審定”的程序,以正式文件向代表函復。各承辦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把議案建議辦理工作納入本部門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持續推進,與部門常態工作有機結合。落實辦理全過程溝通的協調機制,在辦理的前、中、后與代表保持聯系,了解代表的意圖和辦理要求,共商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及時報告辦理結果,征求辦理意見,必要時共同邀請代表到現場踏勘、調查,使代表清楚明白議案建議辦理過程,縣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議案建議各承辦單位均按時完成了辦理答復工作。積極發揮“聚民意,惠民生”行動意見建議時效性,縣人大交辦后,縣政府立即交辦給責任單位承辦,并明確一個月內按照程序反饋,運用好六安市“聚民意,惠民生”行動網上平臺,做好接收、辦理、反饋、評價等工作。
(三)提升質效,明確目標。各承辦單位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辦理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把辦理重點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對縣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提出的49件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180件“聚民意,惠民生”行動意見建議,主動做到能辦的立即辦,暫時不能辦的列入計劃辦,短期內辦不了的做好解釋說明。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精力解決一批事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要事,讓人大代表議案建議辦理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眾,形成更好的社會效應。
在今后工作中,縣政府將在縣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指導下,進一步抓好議案建議辦理工作的跟蹤落實,對已在實施的督促加快進度,擬實施的盡早啟動,暫不能實施的努力創造條件,最大程度地發揮議案建議作用;進一步抓好統籌協調,積極探索新方法、新路徑,不斷完善議案建議辦理工作機制;進一步抓好成果轉化,努力讓更多的代表議案建議轉化為政府工作舉措,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