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和依據
十三五”時期,全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金寨指示精神,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以脫貧攻堅統攬工作全局,大力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招商興縣、旅游富縣、民生為本”五大戰略,開創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好的良好局面。到2020年底,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96.9億元,年均增長7.7%;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20.5:39.0:40.5優化為的12.8:43.1:44.1;財政收入達到25億元,年均增長19.9%;規上工業增加值達26.6億元,年均增長12.4%;固定資產投資190.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25.6億元,年均增速10.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900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24元,分別年均增長7.8%和9.7%。 “十三五”規劃目標圓滿和超額完成,如期實現高質量脫貧。
“十四五”時期,是金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補齊小康社會短板,追趕全國全省平均發展水平的關鍵五年。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都面臨復雜而深刻的新變化。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未來五年,我縣仍處于加快發展的黃金機遇期。
二、制定的意義和總體考慮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金寨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擴大內需為著力點,深入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招商興縣、旅游富縣、民生為本”五大戰略,以紅鑄魂,以綠筑底,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推進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著力推進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努力在現代化征程中奮力追趕全國全省平均發展水平,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金寨。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縣委縣政府于2019年12月安排部署“十四五”規劃編制相關工作,確定縣直部門對事關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20個方面開展專題研究。2020年7月,成立了“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由縣長擔任組長,縣委縣政府有關領導擔任副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同時,組建了八個重點專題研究小組,確定了14個重點專項規劃編制任務。八個重點專題研究小組分別由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組長,對全縣農業農村、工業經濟、城鎮化建設、服務業發展、文化旅游、教育衛生健康、生態文明、綜合保障等重要領域深入研究,全面摸清發展現狀,找準短板問題,分析形勢任務,提出對策建議,謀劃重點項目。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縣“十四五”規劃思路研究報告和規劃建議,規劃建議經縣委全委會議審議通過,是《規劃綱要草案》編制的根本依據。2020年8月至9月下旬,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四套班子領導同志圍繞“兩新一重”、現代經濟體系、鄉村振興、民生短板等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深入基層開展專題調研,形成32份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并進行交流研討。縣政協還專題召開“深度謀劃編制縣‘十四五’規劃”議政性協商會,縣委統戰部召開黨外代表人士“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座談會,邀請社會各界專業人士和企業家在農業發展、產業布局、城市建設、生態保護等方面建言獻策。
四、工作目標
今后五年,全縣經濟增長超全省平均增速,人均指標追趕全省平均水平,生態指標保持全省前列,民生指標保持全省先進位次。到2025年,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高質量發展重要指標(戰新產業產值、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研發投入、技改投資、農產品加工產值、文化產業增加值、旅游綜合收入、其他贏利性服務業收入)“四個翻番”,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全省“兩個領先”。GDP增速保持領先全省1個百分點以上,與全省平均差距進一步縮小;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8∶45∶47。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城鄉融合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增添新活力,生態建設跨入新階段,社會民生取得新進步,社會治理達到新高度。
五、主要內容
《綱要》由五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主要闡述我縣“十三五”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成就,以及回顧總結五年來奮斗發展的成功經驗。第二部分主要是“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國際、國內、省內的發展環境,重點分析了“十四五”我縣的發展基礎、機遇和挑戰。第三部分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其中包含了“十四五”時期發展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戰略、發展導向和主要目標,以及到203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美麗金寨的遠景目標。第四部分為“十四五”時期主要任務,總體上按照新發展理念、縣域發展五大戰略和五個方面導向定位來組織,分領域闡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深化改革和開放合作的重點任務,共十一個方面內容。第五部分主要闡述強化規劃實施保障,確保“十四五”規劃建議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把路線圖變成實景。
六、創新舉措
(一)質量為本,加速增長。牢固樹立高質量發展理念,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在加快發展中提升發展質量。大力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著力培育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促進農村三次產業融合,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確保經濟增長速度、質量和效益的有機統一。
(二)開放合作,融合共贏。全面推進更高水平開放合作,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積極參與合六經濟走廊建設,不斷拓展縣域協同發展的領域和范圍,推進互惠共贏,形成開放融合發展的新局面,不斷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三)轉型升級,綠色振興。創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現路徑,持續推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做好山水資源轉化大文章,大力開展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拓展建設綠色平臺,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綠色振興成為最強動力。
(四)改革創新,增強動能。把改革創新作為發展的不竭動力,堅定不移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敢為人先,先行先試,持續增強改革動力。強化創新驅動,協同推進技術、產品、商業模式和服務業態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改善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激發創新動能。
(五)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統籌需要和可能,既要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短板,集中資源,精準投向,盡力辦好群眾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實事,又要堅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不拔高標準,不過度透支未來財力,科學合理確定發展目標、建設規模和民生標準,防范和化解各種系統性風險。
七、保障舉措
(一)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二)強化項目支撐。圍繞“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謀劃儲備和加快實施一批重大項目。
(三)拓寬融資渠道。堅持規劃定方向,財政金融作保障,其他政策相協調的工作協同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規劃任務的實施,促進各類經濟要素和資源合理配置。
(四)強化人才保障。堅持黨管人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破除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流動、激勵等方面體制機制障礙,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制度。
(五)健全規劃落實機制。加強與國家、省、市總體規劃及各專項規劃的銜接。加強規劃實施,明確實施主體和責任。加強規劃實施情況動態監測,及時發現規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開展規劃實施中期和后評估,全面評估規劃編制質量和實施效果。
八、解讀機關和解讀人
解讀機關:金寨縣發改委
解 讀 人:汪光毅
政策咨詢服務電話:0564-795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