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采取加大投入、招才引智、建好平臺、壯大主體、優化環境等措施,精心打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大創新投入。堅持因地制宜,多向發力,向內挖潛力,向上爭支持,不斷加大創新投入。一是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增長。近年來,規上工業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取得實效。2024年全縣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達6.7063億元,同比增長22.3%。二是政府財政投入持續增加。縣政府在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仍然持續增加對科技創新的投入,投入占比從2022年的0.47%增長到2024年的1.44%。三是多方資本持續撬動。積極對接國內頭部基金管理人,全力募集多方資本,組建相關產業基金,以基金資金加資源全面賦能我縣科創型企業發展。
加強招才引智。通過廣泛宣傳金寨優勢、出臺落實優惠政策,全方位、大力度地開展招才引智活動,為全縣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添磚加瓦。一是廣泛開展“人才高校行”活動。今年,通過“走出去 請進來”的方式,先后組織5場“人才安徽行”活動,大張旗鼓地宣傳金寨資源及發展優勢,常態化開展產學研對接、人才培育引進等工作。二是全面落實人才助企新政策。圍繞“引才匯智”“育才培優”“融才匯智”“留才聚力”四個方面,縣委、縣政府出臺“二十條人才助企措施”,從創業就業、子女入學、配偶就業、安居保障等方面迭代升級招才引智政策,并全面落實到位。截至目前,累計兌現各類招才引智補貼3595人次,補貼資金6157.49萬元,其中購房補貼1183人次5085.2萬元。2024年以來累計為58名人才解決子女上學問題,為448名人才提供免費體檢,不斷增強人才的歸屬感和幸福感,讓人才安心工作、服務發展。三是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從高校、企業中遴選3名專家進入我縣工業發展智庫,選派6名高校專家擔任企業“科技副總”。
加強平臺建設。圍繞新能源、精密制造、大健康等主導產業,積極創造條件,主動開展產學研合作,全力建設創新平臺。廣泛征集企業技術需求和難題,推動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38個,依托有關科技型企業建成省級聯合學科重點實驗室1個,健康金寨聯合實驗室1個,院士工作站1個,博士工作站2個,博士驛站2個。創新平臺的不斷發展,為全縣科技創新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壯大創新主體。通過全面摸排、政策扶持、干部幫扶,加強科技型企業培育,不斷發展壯大創新主體。截至目前,全縣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4家,科技型企業162家,企業技術中心10個,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創新主體的不斷擴張,為全縣科技創新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優化營商環境。我縣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著力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一是主要領導“現場辦公解企難”不斷深化。今年以來,縣委書記、縣長單雙月深入開發區現場辦公解企難,面對面聽取意見,一對一解決訴求,不斷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二是領導干部包聯企業不斷優化。全縣280余名科級以上包聯干部定期入企開展政策宣傳、了解情況、解決問題,為全縣包括科技型企業在內的企業發展獻計出力。三是金融支持不斷細化。常態化收集企業融資需求,定期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幫助解決融資難題。2024年幫助23家科技型企業獲得融資授信10450萬元。四是惠企政策落實不斷簡化。全面推行“免申即享”機制,實現“數據精準匹配,政策主動找人,資金快速直達”,推動惠企政策加速落地。2024年,全縣12個部門通過“免申即享”平臺,為949家企業兌付84項政策資金1.084億元。五是數字化轉型不斷強化。全縣新建1225座5G基站,組建了金寨云計算中心,建成了經濟開發區工業互聯網平臺,新建13個工業互聯網項目,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面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