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廟鄉立足自身優勢,深挖資源稟賦,探索多種新型種植模式和經營模式,拓寬富農增收路徑,推動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立體栽培興業富農。擦亮胭脂“中國靈芝第一村”金名片,改造利用大棚,推進袋料無土、立體栽植模式,推動傳統鍛木向替代基質袋料轉變,集成應用生物質常壓鍋爐控溫、多級離心抽風滅菌等技術,菌種培育周期縮短至48小時,采粉質量提高30%,菌棒成活率95%以上。完善“平臺公司+創福公司+經營主體”三位一體聯農帶農機制,培育出靈芝生產加工企業6家,強森藥業年產值達5000萬元,帶動80余名群眾年增收4.2萬元。
林下經濟生態富農。堅持向空間要效益,依托3萬畝大別山山核桃林,充分利用豐富林地空間,運用物聯網監測技術,大力發展中草藥、生態養殖等林下經濟,構建循環生態系統,實現“林木增長、農民增收”。套種黃精等中藥材5000畝,養殖中華蜂100箱,戶均增收超2萬元,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120萬元。典型做法被納入六安市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典型案例,受到新華網、《鄉村振興看六安》等媒體欄目宣傳報道。
文旅融合惠民富農。借力結對單位幫扶和豐富產業資源優勢,建立衛健教育、特色產業等研學基地3個,吸引安徽農業大學、安徽醫學高等??茖W校、安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到鄉開展實踐活動10次。積極融入全縣全域旅游總體規劃,加強紅綠資源保護利用,修繕維護市縣級文保單位11處,完善九峰尖、花娘寨、胭脂大峽谷等自然景點基礎設施,營造干凈整潔出游環境,打造網紅打卡點6處,民宿入住率穩定在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