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總面積3919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1個開發區,常住人口49萬,是安徽省面積最大、山庫區人口最多的縣。一是紅色奉獻的土地。境內先后爆發了立夏節、六霍起義,組建了12支主力紅軍隊伍,是紅四方面軍主要發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核心區、安徽省抗戰指揮中心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前線指揮部。戰爭年代,10萬兒女為國捐軀,走出了洪學智等59位開國將軍,被譽為“紅軍搖籃、將軍故鄉”。建設時期,修建了治淮骨干工程——梅山、響洪甸兩大水庫,總蓄水量50億方,淹沒10萬畝良田和3大經濟重鎮,移民10萬人。二是區位優越的土地。合武高速公路、滬漢蓉快速鐵路貫穿全境,寧西鐵路、312國道擦縣而過,東融合肥都市圈和長三角,南依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西靠武漢都市圈,直通“一帶一路”。滬渝蓉高鐵途經金寨并設站,和襄高速從東至西穿縣而過,金寨區位優勢將愈發凸顯。三是資源富集的土地。“紅、綠、藍”三色旅游資源豐富,現有5A景區1個、4A景區8個,是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擁有林地440萬畝,森林覆蓋率75.5%,是六安瓜片茶原產地,素有板栗之鄉、名茶產地、西山藥庫等美譽;各類礦藏20多種,其中鉬礦儲量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四是亟待發展的土地。曾是國家級首批重點貧困縣,2011年被確定為大別山片區扶貧攻堅重點縣,當時貧困人口19.3萬人,貧困發生率33.3%;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4萬戶13.01萬人,貧困發生率22.1%。2020年4月,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考察4周年之際,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圓滿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五是充滿希望的土地。習近平、趙樂際、王滬寧、丁薛祥、吳邦國、溫家寶、李克強、栗戰書、汪洋、曾慶紅等領導同志先后來縣考察。2012年6月19日,吳邦國同志親臨金寨考察,為金寨量身定制“5+1”幫扶項目,并確定全國人大機關對口幫扶,省委省政府作出“抓金寨促全省”脫貧攻堅戰略部署。特別是2016年4月24日至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金寨考察,金寨邁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