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走進金寨縣青山鎮湯店村招灣高標準茶園基地,映入眼簾的是滿目翠綠,空氣中彌漫著悠悠茶香,隨處可見茶農忙碌的身影,他們手持剪刀或鋤頭,穿梭于茶園中,清除雜草、茶樹施肥、修整茶樹……云霧繚繞中的茶園成為春日里大別山一道別樣的風景。
隨著氣溫逐漸回暖,湯店村2600多畝茶園愈顯青翠,一行行修剪整齊的茶樹層層疊疊。茶農們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將茶葉專用有機肥均勻地撒在一排排茶樹間。“我們為茶農提供種植和管護的技術指導,不斷改進和優化制茶工藝,并對接市場銷售,目前茶產業已經成為我鎮的農業主導產業。”青山鎮副鎮長余忠武說。
“我們在茶園管理方面,全面推廣太陽能殺蟲燈和粘蟲板等物理技術防控處理病蟲害,深入實施‘兩個替代’提升行動,茶葉采摘標準不斷提高,有效保障了市場高質量多層次需求。”青山鎮茶業協會會長匡大宇介紹,該鎮大多數茶園都建在海拔數百米的高山上,最高的茶園海拔接近1000米。由于海拔高帶來的晝夜溫差,使得當地茶葉葉片厚,并呈現出墨綠色,泡出的茶湯濃度好,香氣濃郁,目前市場前景廣闊。
蓬勃發展的茶產業,吸引一大批青壯年勞動力紛紛返鄉種茶、采茶、制茶、賣茶,也讓曾經閉塞偏僻的小山村呈現出產業興、環境美、人氣旺、群眾富的欣欣向榮之態。“過去我們在無錫打工,這幾年看到家里的茶葉銷路很好,我們現在已經回到村里做起了茶葉生意,現在市場銷售一年比一年好。”湯店村茶農彭珍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與此同時,青山鎮還鼓勵茶企積極開展直播帶貨、發展電子商務等,努力給茶產業發展插上“數字翅膀”。湯店村友城茶葉專業合作社通過直播帶貨,線上生意很是紅火,2024年銷售名優茶5000多公斤,經營收入超300萬元。
近年來,青山鎮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提升品質、打響品牌為重點,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將茶產業發展與鄉村民宿、本地資源稟賦等結合起來,推動“民宿+文創”“民宿+農業”“民宿+電商”等,帶動全鎮茶葉、手工掛面、蔬菜、石斛等農特優產品銷售。連日來,該鎮十里溪景區的茶山民宿生意也十分火爆,踏青觀光的游客越來越多。據統計,去年以來,十里溪景區共接待游客32.8萬人次。
向綠而行,力促振興。2024年以來,青山鎮以建設生態化、標準化、宜機化示范茶園為抓手,新辟茶園100畝、改良品種200畝,低產茶園改造1000畝,提升夏秋茶生產線2條,2024年茶葉產量1913.3噸,產值8013萬元。加強銀企對接,落實“鮮葉貸”政策,為16家茶葉企業提供貸款700萬元。鎮內安徽省云谷生態茶業有限公司成功申報為農產品加工規上企業,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突破3家,農業產業有“增量”更有“質量”。
一片葉子,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據青山鎮黨委書記施海軍介紹,為讓茶葉變致富“金葉”,青山鎮立足茶葉主導產業,優化營商環境,打出政策“組合拳”,適時開展茶葉種管技術培訓,主動對接茶企,開展消費幫扶,打通茶葉銷售渠道,力促茶業增值、茶企增效、茶農增收,合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時下,青山鎮正積極探索走出一條茶文旅深度融合、興產業富百姓的高質量發展新路,一幅散發著茶香的多彩畫卷正在大別山里徐徐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