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山鎮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為主線,創新構建“黨建+”融合發展體系,2024年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總規模突破300萬元大關,茶產業綜合產值攀升至8013萬元,探索出一條“紅色動能”驅動綠色發展的振興新路徑。
組織賦能,激活基層治理“紅色細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百名干部聯網格活動”從鎮機關抽調74名黨員干部對各村民組“一對一”結對幫扶,行政村45名村“兩委”成員、黨員擔任網格員,將全鎮6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2.4萬人全部納入網格管理范圍。深入實施“多網合一”,將村級生態護林員等18種人員進行全面整合,設置95名網格員,實現“縱向到邊、橫向到底”的全覆蓋網格。
產業破局,打造三產融合“黃金鏈條”。穩步實施“做強茶產業、做大竹產業、做好藥產業、做優菜產業、做穩養殖業、做長豆腐業”六大工程,利用龍頭企業、合作社的紐帶聯結作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行“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形成干群共謀共促鄉村振興的良好局面。建成集體經濟強村5個,湯店村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106萬元。
人才筑基,構建頭雁領航“雁陣格局”。緊緊圍繞農業發展重點,加大對現有產業帶頭人的關心關愛,邀請農技專家、產業大戶等舉辦農業培訓、農村產業帶頭人“師帶徒”農民培訓、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培訓等160余場次,實現產業提質、農民增收、群眾共富。圍繞特色農業產業,培育農村產業發展帶頭人5人,家庭農場8家、農民合作社6家、企業5家,安徽云谷生態茶業有限公司發展為省級“四上”企業。
生態提質,探索兩山轉化“綠色銀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依托全縣“一寨、一城、一村、一鎮、一谷”發展規劃,融入茶旅度假西茶谷片區,大力促進茶旅融合,最大限度創造“剩余價值”,謀劃開展茶旅融合宣傳月活動。2024年新拓茶園100畝、品種改良200畝,低產茶園改造1000畝,改善夏秋茶生產線2條,茶葉產量1913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