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青山鎮,醫養中心里老人們的歡聲笑語與老年食堂升騰的飯菜香交織成曲,鄉村振興竹產業園中機器轟鳴與群眾技能培訓的討論聲此起彼伏。在2025年的奮進征程上,這座大別山腹地的生態小鎮,錨定“雙高速時代”發展機遇,以"民呼快應"的擔當作為,在民生答卷上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讓2.3萬群眾的"呼聲"變成幸福的"掌聲"。
民生工程加速度,鋪就幸福底色。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青山鎮創新建立“百名干部聯網格”機制,構建"收集-研判-交辦-督辦-反饋"全流程響應體系,2025年投入885萬元實施的8個安置點配套項目正陸續建成,惠及200余戶群眾。在堯塘壽灣省級中心村莊建設現場,施工專班對照群眾建議優化方案,硬化道路360米,瀝青路面330米,同步推進路燈智能化改造,102盞太陽能路燈覆蓋全村主干道,數字監控系統織密安全網,昔日的"出行難"山村蛻變為省級美麗鄉村樣板。
服務體系再升級,托舉穩穩幸福。“中午在老年食堂吃飯,下午到醫養中心理療,日子比蜜甜!”青山鎮老年食堂通過“中央廚房+配送服務”網絡覆蓋全鎮5個行政村,日均服務超300人次。投資360萬元建設的鎮醫養中心創新“醫養康一體化”服務,與縣中醫院建立綠色通道,配備遠程診療系統,實現山區群眾“家門口看名醫”的愿景。青山鎮構建“兜底幫扶網”,動態監測低收入群體,2025年發放臨時救助金42萬元,為殘疾人適配輔助器具120件,春節慰問特困人員發放物資300余份,確保“弱有所扶、困有所助”。
治理效能大提升,守護萬家燈火。鎮政務服務中心打造“民生會客廳”,整合公安、司法、人社等12個部門資源,實現“一窗通辦”128項服務,同步組建“背包政務服務隊”,2025年累計上門辦理業務620件。針對農民工欠薪問題,建立預警機制,通過法律援助調處糾紛15起,追回薪資200余萬元,深化“紅色評議站”矛盾化解模式,82個網格配備“1+2+N”評議小組(1名村干部+2名評議員+N名志愿者),2025年源頭化解矛盾糾紛58起,80余名干部每月入戶2天,辦結12345熱線訴求112件,滿意率達99.6%。
產旅融合促振興,激活發展動能以“十里溪”3A級景區為龍頭,青山鎮推進茶山民宿集群建設,2025年新增省級銀牌民宿1家,吸引游客超5萬人次,帶動農戶人均增收1.2萬元。現代農業數字化轉型工程初見成效,建成智慧農業示范基地2個,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突破400萬元,實現“生態變現”與民生改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