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吹響“脫貧攻堅”號角之后,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團金寨縣委自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組織引導青年的工作職責,通過扎實推進希望工程、志愿者行動、就業創業、結對幫扶等方面工作,幫助青年自立自強、發展致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青年生力軍作用。
抓中心工作,助力青年脫貧。團金寨縣委牢牢把握脫貧攻堅工作的著力點和主攻方向,與縣政府辦、扶貧局溝通對接,經政府辦印發《金寨縣貧困青少年脫貧攻堅實施方案》,作為全縣共青團組織參與脫貧的指導性文件。按照縣委、縣政府實施精準扶貧“十大舉措”“十大工程”戰略部署,通過產業扶貧幫助一批貧困青年實現創業就業、人才扶貧幫助貧困鄉村培養引進一批青年人才、公益扶貧幫助一批青少年解決生活教育困難,通過加強貧困地區團的工作,夯實共青團參與脫貧攻堅的組織基礎,為實現8.43萬貧困人口脫貧、71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縣摘帽脫貧目標中的貧困青少年提供服務和保障。
抓平臺建設,發揮公益效能。2016年,創新建設全省第一家希望公益服務中心,利用公益平臺,積極聯系社會資源。希望工程共爭取各類公益物資和資金6646余萬元,結對幫扶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000余名。2019年,金寨縣代表赴北京參加希望工程實施30周年報告會,并獲中國青基會表彰,金寨縣希望小學獲評為“希望工程三十年希望小學之星”,周玉梅、孫用奇被評為“希望工程三十年奉獻之星”。
抓品牌創新,扭轉幫扶方式。拓展希望工程品牌影響力,通過開展“慈善一日捐”及“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廣泛募集社會愛心資金,針對貧困青少年進行定點精準幫扶,實現不因貧困而失學。從錢物捐贈向人文關懷拓展,即從簡單的錢物捐贈支持上學、擺脫困境,發展到向精神層面的關懷、關注。開發新產品,如實施“給山區孩子一杯水”項目,改善學生、教師飲水環境,通過眾籌,為220所學校援建凈水設備411臺,總價值526萬元;擴大覆蓋面,增加對留守兒童的關懷,牽頭實施的留守兒童“精神工程”,為2349名農村留守兒童購買書籍和雜志,援建“壹基金”音樂教室、圖書室、星創公益向陽花教室;捐贈六千多個足球,廣泛開展公益足球活動。
抓志愿服務,匯聚社會力量。印發《關于組織團員青年、青年志愿者開展“六凈一規范”活動的通知》,積極落實團六安市委“青春扶貧1+2”行動,組織引導全縣各級團組織、青年社會組織、青年工作者和青年志愿者等各方面社會力量與金寨縣71個貧困村結對,宣傳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協助落實結對村扶貧項目。指導全縣各鄉鎮、有關縣直單位成立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志愿服務隊,共組建了60余支志愿服務隊伍,先后開展各種志愿扶貧活動300余場次。廬江團縣委聯系廬江青年企業家協會、廬江愛心服務基地等社會組織,組成幫扶金寨青年志愿服務隊,定期來我縣慰問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家庭。
抓青年創業,激發內生動力。通過組織建設、創業培訓、結對指導、資金扶持、典型宣傳,發掘培育一批優秀青年創業主體,聯系支持一批優質創業項目,帶動更多青年增收脫貧,為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貢獻青春力量。成立金寨縣青年創業者協會,推薦優秀青年創業者參加各級青年創業大賽,先后有多名參賽者獲獎。積極做好“扶助安徽有志青年扎根貧困地區創業”工作,向上級爭取到“青創10萬+”專項經費6萬元用于支持我縣青年創業,邀請部分優秀青年創業者組成導師團,指導創業選手,助力青年實現創業夢想,全縣共有273名創業青年獲得創業指導、培訓;推報金寨縣本生黑雞養殖專業合作社、金寨縣大別山石沁泉水有限公司為“安徽省大學生返鄉創業示范基地”;推薦金寨縣鑫林綠色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安徽省康緣藥業等8家非公企業申報“六安市青年產業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