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山鎮青山社區,一條普通的休閑長廊最近“火”了。原本供居民納涼歇腳的地方,如今成了大家茶余飯后學習防騙知識的“網紅打卡點”。這個被居民親切稱為“反詐課堂”的特色長廊,用接地氣、有趣味的方式,讓防騙宣傳真正走進了百姓生活。
舊廊新用,打造反詐新陣地。“反詐課堂”的標識格外醒目。原白色的梁柱上,現張貼著“刷單返利是陷阱”“陌生鏈接勿輕點”等朗朗上口的警示語;精心設計的防騙展板以漫畫形式講述真實案例,吸引不少居民駐足觀看。居民李阿姨說:“以前總覺得防騙宣傳是說教,現在帶孩子來玩,不知不覺就學到了知識,這種方式真不錯!”
精準宣傳,筑牢防騙防火墻。社區在選址上頗費心思,這個日均人流量超200人次的長廊,緊鄰老年大學和康養食堂,是宣傳的絕佳位置。針對轄區高發的養老詐騙、網絡刷單等騙局,宣傳內容采用“標語+案例+舉報二維碼”的形式,簡單易懂。更貼心的是,由退休干部、無職黨員及熱心居民組成的志愿者講解隊,每周用梅山方言開設“反詐微課堂”,讓老年人聽得明白、記得牢固。
成效顯著,居民錢袋更安全。創新的“三心”教育法——破“貪心”、防“好奇心”、樹“防騙心”,配合“不輕信、不轉賬、不泄露”的防騙原則,讓宣傳效果立竿見影。今年以來,社區已收到舉報線索18條,成功阻斷詐騙案件5起,為群眾挽回損失8萬余元。如今,這個“反詐課堂”已成為守護居民錢袋子的重要陣地。
如今,這條“會說話”的反詐長廊已成為青山社區的一道獨特風景線。清晨,老人們在這里晨練時討論最新騙術;傍晚,家長們帶著孩子邊乘涼邊學習防騙漫畫;就連路過的快遞小哥也會停下腳步,掃一掃柱子上的舉報二維碼。在這里,防騙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成為了居民們日常交流的生活話題,真正實現了“宣傳一個點,守護千萬家”的平安愿景。